鑒于國家對環保要求的日益提高,燃煤電廠濕法脫硫廢水處理系統重要性日益增強。目前的脫硫廢水處理方法有多種,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下,脫硫廢水處理方法具體有哪些?
一、脫硫廢水水質特點
1、PH值為4-6.5,呈弱酸性,包含大量懸浮物、過飽和亞硫酸鹽、硫酸鹽和重金屬;
2、懸浮物含量高(石膏、SiO2、Al和Fe的氫氧化物),一般在6000-15000mg/L之間;
3、含有微量的汞、鉛、鉻等重金屬離子和砷、硒、氰化物等污染物;
4、含有大量Ca2+、Mg2+陽離子和Cl-、S032-等陰離子,溶解性固體總量(TDS)在25000-60000mg/L之間,其中Cl-含量一般在5000-20000mg/L之間。
由此可見,脫硫廢水具有高含鹽量、高硬度、高Cl-的特征,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和結垢性。
脫硫過程中,氯的主要來源為煤、脫硫劑和水。由于脫硫系統水的循環利用,氯離子在吸收液中逐漸富集,需要采取更高、有效的防腐措施。
二、常見脫硫廢水處理方法
目前,火電廠的高含鹽廢水主要有樹脂再生酸、堿廢水和脫硫廢水,常見的做法是將高含鹽廢水用于灰庫攪拌和煤場噴淋,但這又會影響灰渣的回用質量和煤場及輸煤系統的噴淋運行。由于許多地方環保局不允許電廠將廢水對外排放,國內部分電廠采取排入其他系統統一處理的方式處理脫硫廢水,因此主要處理方法有以下四種:
1、利用煙道氣處理。
進入電除塵器的煙氣量大且溫度高,而脫硫廢水量小,故將廢水霧化后噴入煙氣,利用煙氣所含的熱量使廢水蒸發,廢水中的污染物轉化為結晶析出,隨煙氣中的飛灰一起被電除塵器收集下來。
2、與水力除灰一起處理。
采取水力除灰方式除灰的電廠,將脫硫廢水排放至水力除灰的灰水中進行統一處理。由于粉煤灰是高分散度的固相結合體,利用其絮凝吸附作用,降低灰水中懸浮固體的含量,包裹廢水中重金屬以及金屬氫氧化物,從而達到降低重金屬濃度的作用。
3、排入渣溢水進行處理。
脫硫廢水和渣溢水的水質特點比較接近,兩套處理系統的處理工藝也基本相同,通過加入了絮凝劑及助凝劑,達到了去除懸浮物和沉淀重金屬的作用。
部分電廠鍋爐除渣系統采用水力除渣,燃煤在鍋爐中燃燒后產生的爐渣,經撈渣機和碎渣機打撈、破碎后用水力送至渣漿泵前池中。電廠將少量脫硫廢水排入渣溢水中,經過后跟蹤 Cl-含量,通過幾個月的實踐和分析,Cl-含量基本在1000mg/L以下,脫硫廢水的Cl-對渣溢水系統設備運行不會產生影響。重金屬排放也達到一級標準。
4、蒸發處理脫硫廢水
將廢水通過傳統的加藥方式進行預處理。
處理后的廢水經預熱器加熱后進入蒸發系統。蒸發系統主要分為四個部分:熱輸入部分,熱回收部分、結晶轉運部分、附屬系統部分。
脫硫廢水經蒸發室加熱濃縮后送至結晶器,將大顆粒的鹽結晶旋流后落入下方的離心機。分離出的漿液返回到加熱系統中進行再次加熱蒸發濃縮。干燥后的鹽結晶通過汽車運輸出廠。
蒸發處理脫硫廢水法綜合了濃縮結晶法和蒸發濃縮法兩者的優點,系統回收率較高,除部分干燥損失外,廢水基本處理回收,無廢液排放;蒸發系統每年只需化學清洗一、二次,該系統管理維護量較低;降低了傳熱面結垢可能,減少了抵制劑投加量;蒸發回收水水質較好。
綜上,目前電廠脫硫廢水處理需要在保證電廠安全、經濟運行的前提下,合理利用資源,提高回收率,降低廢水處理量。任何一種廢水零排放技術均有其優缺點,要針對不同的電廠實際情況,進行分析設計,從而選擇合適的技術方案。
康景輝《脫硫脫硝廢水處理案例》,有需要可以點擊查看。